当前位置:首页 >> 公文下载 >> 正文

“健康甘肃2030”规划(甘发﹝2016﹞41号)

2017-02-17  12: 08    来源:    责任编辑:管理员

“健康甘肃2030”规划


推进健康甘肃建设是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重要内容。为正确把握、推进落实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结合甘肃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规划背景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稳步推进,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为健康甘肃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重要的制度保障。卫生和健康工作始终关注“大健康”,坚持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卫生工作与群众工作相结合,卫生健康领域服务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健康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政府和全社会更加重视和关心健康事业,把健康摆在优先位置,推行健康促进模式改革、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甘肃实践被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总结推广。群众关注健康养生知识,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全民健身蓬勃发展,人民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持续提高。2015年,我省人均预期寿命73.25岁,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到5.28‰、6.40‰、15.07/10万。

——健康文化建设成绩突出。先后组织创作、巡演7部卫生健康戏剧、2部电影、2部报告文学、1部六集纪录片。其中反映艾滋病防治的秦剧《百合花开》,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化部精品工程奖。反映“6.26”医疗队事迹的《甘南情歌》入选中国梦10部展播影片,在央视六台播放5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健康保障能力大幅增强。2015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超过4000美元,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3767元和6936元,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提高到8.34%。人口受教育程度大幅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城乡居民参保(合)率稳定在95%以上,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并实现全覆盖,率先在全国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与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贫困人口减少到317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5%,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2015年5436元。人居环境有效改善。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5%和63%,14个市州政府所在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平均为79.9%。主要污染物排放、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排放量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1.86%。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71个、省级生态乡镇397个、生态村462个。实行分级诊疗,8700名专家定期下基层,受到国家表扬。

——健康法制保障逐渐完善。法制观念不断加强,依法行政稳步推进。修订了《甘肃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甘肃省精神卫生条例》经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实施。加强普法工作,改革行政审批事项。注重行风建设,对医务人员、医疗机构进行“八、八排队”(医务人员八排队:对医务人员处方用药量、抗生素使用量、抗生素中青霉素使用量、激素使用量、目录外用药量、门诊输液人次比、住院输液人次比、患者自费比例八个指标进行排队;医疗机构八排队:对医疗机构的医药收入占总收入比例、门诊输液人次占门诊总人次比例、平均住院费用、平均门诊费用、平均单病种费用、平均住院自费比例、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患者满意率八个指标进行排队),研发使用防统方软件,加强警示教育,防范行业不正之风。完成卫生计划生育监督执法体制改革,提高综合监督执法能力和水平。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由行政、医疗机构和第三方调处共同参与的患者维权体系,人民调解成功率在90%以上。

——健康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群众就医和保健环境条件大为改善。疾病预防控制实现全覆盖。慢性病、地方病、精神病等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儿童常规疫苗免疫接种率均在99%以上,艾滋病保持低流行,甲乙类传染病保持较低发病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覆盖90%以上的县级行政区域。妇幼健康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卫生应急成效显著,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保障重大活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贫困参合人口政策内住院费用大病保险报销比例提高了3个百分点。每年出国(境)进修医生300人左右,省内外进修3000人次以上,村医每周到乡卫生院进修1天。招录2万名大学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医疗机构分级分工制度初步建立。实施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使边远少数民族群众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卫生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在省人大省政协监督指导下,坚持“用最简单的办法解决最基础的问题,用尽可能少的费用维护居民健康,走有中医特色的甘肃医改之路”,构建党政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健康工作机制,推进“管理机构下基层、疾控机构进医院、健康教育进家庭”,基本实现了“保健在家庭、小病在乡村、大病不出县”,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公立医院改革“315”模式(指完善3个机制、发挥1个特色优势、实现5个目标。3个机制:完善监管机制,包括全面落实医疗机构管理22项核心制度;完善政府财政补偿机制,落实包括政策、人才、项目、设备和资金五方面补偿等;完善服务机制,实行中西医并重的综合临床路径标准化治疗模式等。1个特色优势:突出中医药特色。5个目标:实现县级医院和有条件的省、市级医院实行全部药品的零差率销售,群众就医费用基本稳定、自费比例下降;加快防统方软件安装使用,服务质量提高、医德医风好转;服务流程合理、群众看病更方便;医务人员积极性得到提高;医疗机构得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群众多层次就医需求得到初步满足。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得积极进展,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新的运行机制逐步建立。分级诊疗和医师多点执业全面推行,初步实现“保健在家庭,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120急救体系覆盖到乡,建立了覆盖全省县乡的远程医疗会诊网络。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有机衔接,大病保险覆盖所有参保(合)城乡居民,重特大疾病报销病种扩大到50种。医疗控费工作效果明显,人均门诊和住院费用连续3年保持全国最低。推广“村级三件事”(在基层村舍刷写健康文化墙、开展村民健康沙龙,中医药适宜技术进家庭)、每年五种大病调查及干预、疾病谱分析等工作收效明显。

——中医药得到跨越式发展。中医药发展的政策体系、管理体系、服务体系和教育体系不断健全。全省共有中医医疗机构136家(含非公立),开放中医床位2.10万张,中医从业人员达到2.72万人。建成中医药重点专科161个,各级中医医院龙头作用得到发挥,综合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工作全面加强。评选了一批省级名中医、基层名中医和“中医世家”。我省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中医药综合改革试点示范省、首批中医药服务贸易先行先试重点区域,陇东南地区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庆阳岐伯圣景和平凉皇甫谧文化园被确定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在马达加斯加、新西兰等7国挂牌成立岐黄中医学院,在吉尔吉斯斯坦、摩尔多瓦等5国成立中医中心。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03万亩。

虽然我省健康领域改革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健康甘肃建设仍面临严峻的挑战。健康需求受到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全国仍处于较为落后的位置,群众获得的健康服务、健康需求的满足程度与全国和发达地区相比还有明显差距,省内不同区域也有较大差异,不利于保障群众健康服务的公平性。健康服务受到人口老龄化的挑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未来15年,我省老龄人口将迅速增加,老年人口的医疗、护理、康复、生活照料等健康服务需求旺盛,给医疗卫生资源和服务供给带来巨大挑战。疾病流行形势依然严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传染病、地方病及重症精神疾病等仍然是影响群众健康的重要因素,更多新发、突发传染病对公共卫生安全提出新挑战,职业健康危害形势严峻。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样化、差异化的健康需求与健康服务供给总体不足、结构和资源分布不尽合理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优质医疗资源尤其缺乏,基层服务能力仍然比较薄弱,健康产业刚刚起步,规模不大,效益仍未充分显现,健康领域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有待增强,保障人民健康的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

第二章  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新时期卫生和健康工作方针,探索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各方参与的健康甘肃建设机制。坚持“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新时期卫生和健康工作方针。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积极推动健康促进模式改革,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大幅提高健康水平,显著改善健康公平,为甘肃经济社会进步发展提供坚实健康基础。

二、基本原则

健康甘肃建设以“共建共享、全民健康”为战略主题,以人民健康为核心,以共建共享为基本路径,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为根本目的。公民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健康生活人人有责,健康领域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健康甘肃建设主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健康优先原则。把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促进健康的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的全过程,加快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实现健康与经济社会良性协调发展。

——改革创新原则。坚持政府主导,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加快关键环节改革步伐,统筹社会、行业和个人三个层面,形成维护和促进健康的强大合力。强化部门协作,调动社会力量,倡导志愿服务,发挥科技创新和信息化的引领支撑作用,形成具有甘肃特色、促进全民健康的制度体系。

——科学发展原则。针对生活行为方式、生产生活环境以及医疗卫生服务等健康影响因素,转变服务模式,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健康服务向质量效益提升的绿色集约式发展转变。推动中(民族)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提升健康服务水平。

——公平公正原则。坚持卫生和健康事业发展的公益性,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使全体人民享有所需要的、有质量的、可负担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服务,推动健康领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城乡、地区、人群间基本健康服务和健康水平的差异,促进社会公平。

——区域均衡原则。注重资源均衡配置,在健康服务体系、服务能力建设、人才培养、投入保障等领域对农村、基层和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优先考虑,适度倾斜,逐步缩小健康领域内的区域差距,促进服务均质化。

三、发展目标

坚持把建设健康甘肃作为奋斗目标。到2020年,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普遍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比较科学的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健康服务体系完善高效,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基本体育健身服务,基本形成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产业体系。

到2030年,促进全民健康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健康领域发展更加协调,健康生活方式更加普及,健康服务质量和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健康产业繁荣发展,基本实现健康公平,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第三章  主要任务

一、全面提升健康素养

(一)全面普及健康知识。建立健全健康素养、生活方式监测体系和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体系。强化健康知识宣传工作力度,形成热爱健康、崇尚健康、促进健康的社会氛围。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微信微博等媒体开设健康教育栏目。在广场、公园等地设立“健康广场”。促进健康教育进学校、进课堂。在农村、社区全面建设“健康文化墙”,开展“健康沙龙”,发放“健康保健工具包”、推进“中医药适宜技术进家庭”活动。结合农业、农村工程项目实施和农业科技知识的推广普及,对农村人口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和健康教育巡讲团进农村、社区、学校、企业、机关,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巡回宣讲健康知识和保健技能。开展健康促进医院创建活动,扩展健康咨询服务内容。

(二)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生长发育特点开展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应急救护知识教育,以开齐上好体育与健康课为基础,不断丰富课程和学习内容,改进学习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构建学科教学与教育活动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经常性宣传教育与集中式宣传教育相结合的学校健康教育模式。开展“快乐校园”、“健康校园”、“中医启蒙学校”创建及管理工作。培养以体育课教师为主的健康教育师资,将健康教育和应急救护纳入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内容。搭建全省学生健康教育网络信息化平台,通过网络远程教育系统,开展内容全面丰富的健康教育。

(三)引导合理膳食。全面普及膳食营养知识,引导居民形成科学合理的膳食习惯。建立健全居民营养监测制度,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实施营养干预,重点解决微量营养素缺乏、部分人群高油脂、高糖等高热能食物摄入过多等问题,逐步解决居民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问题。加强对学校、幼儿园、养老机构等营养工作的指导,开展健康食堂和健康餐厅示范建设,实施中小学营养早餐工程。到2030年,居民营养知识素养明显提高,营养不均衡所致疾病发生率显著下降,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降低20%,超重、肥胖人口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因不合理膳食引起的健康负担损害得到有效控制。

(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注重全民健身,发挥体育运动在促进健康方面的独特优势。全面贯彻落实《甘肃省全民健身条例》,继续制定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推动全民健身生活化。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公共设施,加强健身长廊、健身广场、健身路径、健身步道、骑行道、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等场地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甘肃丝绸之路体育健身长廊新“四个一”建设和冰雪运动特别是滑雪场等冬季体育场馆建设。到2030年,基本实现青少年熟练掌握1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配置达标率达到100%,青少年学生每周参与体育活动达到中等强度3次以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90%以上。加强科学指导,促进妇女、老年人和职业群体积极参与全民健身。实行工间健身制度,推动残疾人康复体育和健身体育广泛开展。

(五)加大控烟限酒力度。推动我省公共场所禁烟立法。广泛开展控烟履约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烟草危害的认识,逐步形成不在公共场所吸烟的良好风气。积极开展无烟草广告城市、无烟单位、无烟公共场所的创建工作。加大控烟力度,确保全省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卫生计生服务机构和各级各类学校达到无烟单位标准。强化公共场所控烟监督执法,到2020年,实现城市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到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低到20%。加强限酒健康教育,控制未成年人饮酒和酒精过度使用,减少酗酒。加强有害酒精使用监测。

(六)促进心理健康。加强精神卫生防治机构和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及规范化管理。加大心理健康科普力度,提升心理健康素养。广泛宣传“精神疾病可治,心理问题及早求助,关爱不歧视,身心同健康”,创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工作学习环境。加强对抑郁症、焦虑症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宣传引导和积极干预,对重点人群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

(七)减少不安全性行为和毒品危害。以青少年、育龄妇女及流动人群为重点,开展性道德、性健康和性安全宣传教育,减少意外妊娠和性相关疾病传播。大力普及特殊药品管制、药物滥用依赖、毒品危害及其应对措施、治疗途径等知识。加强全省戒毒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早发现、早治疗吸毒成瘾者。加强戒毒药物维持治疗与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和社区康复的衔接。建立集生理脱毒、心理康复、就业扶持、回归社会于一体的戒毒康复模式,最大限度减少毒品社会危害。

二、完善健康服务公共政策

(一)深化健康促进模式改革。坚定不移地推进健康促进模式改革。坚持以基层为重点,以健康服务和促进为中心,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政府主体责任,加强部门协调合作,推动基层卫生计划生育工作的重心从医疗服务向疾病预防、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并重转移,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健康需求。建立健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工作机制,构建大健康大卫生工作格局。探索创新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实现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健康教育管理的有机结合。借力卫生计划生育融合发展,不断完善基层健康服务体系。立足甘肃中医药资源优势,将中医药治未病理念落实到健康促进模式改革的全过程。

(二)将健康融入所有公共政策。建立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工作机制,积极开展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立法研究,建立公共政策健康风险管理工作机制和指标体系。抓好预防为主,推动健康关口前移。在公共政策中体现健康导向,对所有可能对健康产生影响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等,都要充分考虑健康因素。政府法制机构在对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和重大行政决策进行合法性审查时,对可能影响公众健康的内容进行审核,将有关影响公众健康的内容纳入重点审查范围。存在危害公众健康内容的,应当及时予以纠正。探索建立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通过试点,稳步推开。

在产业结构调整时将涉及到促进健康的产业要放在重要位置。以促进全民健康为目标发展健康产业。将健康融入经济建设相关领域,相关部门都应出台发展健康产业、利于全民健康的政策,支持企业投资健康产业,重视健康元素的开发和应用。要取缔或限制发展危害健康的产业。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的监督和审核评价作用。倡导大众健康、人人维护。

(三)持续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健全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和经办管理。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费用、康复与健康管理的报销制度。健全基本医疗保险稳定可持续筹资和待遇水平调整机制,实现基金中长期精算平衡。改进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开展门诊统筹。加强基本医保、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商业健康保险与医疗救助等的有效衔接,发挥其对罹患重特大疾病群众、贫困人口健康保障的积极作用。到2030年,现代商业健康保险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商业健康保险赔付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显著提高。充分发挥红十字会、计划生育协会在应急救助、关注贫困家庭、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健康保障方面的积极贡献。

全面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积极推进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积极探索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按服务绩效付费,健全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供应商的谈判协商与风险分担机制,发挥医疗保障对医疗服务和药品费用的制约作用。加快推进基本医保异地就医结算,实现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及符合转诊规定的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全面实现医保智能监控,将医保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延伸到医务人员和保障对象个人。逐步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医保经办。

(四)促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逐步建立覆盖城乡、规模适宜、功能合理、综合连续的医养结合服务网络,基本满足我省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充分利用已有场地、人员、设备、政策、项目等,建立健全多项目共融、多资源共用、多形式共建的深度合作机制,推进医养融合发展。优先解决包括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在内的城乡“三无”(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扶养人、或者其赡养人和扶养人确无赡养和扶养能力)老人、低收入老人、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高龄老人等困难老年群体的健康养老需求。到 2020 年,实现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资源共享,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合作更加紧密,医养融合模式更加成熟,建成符合我省省情的医养结合体制机制和服务网络。到2030年,医养结合模式成熟规范运行,为保障老年人的健康和医疗需求稳定发挥作用。

(五)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坚持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坚持卫生与人口工作融合发展,提高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公共服务水平。引导和鼓励符合生育条件的夫妇合理按政策生育,为育龄夫妻免费提供基本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全面推进流动人口公共卫生计生均等化服务。实施“金人工程”,探索建立出生人口监测和预警机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计生服务管理工作,创新体制机制,推进部门协作,建立现居住地管理为主、户籍地协助的区域协调机制。大力提高家庭发展能力,进一步健全完善计生特殊家庭扶助保障政策体系,完善奖励扶助制度。

三、不断提高健康服务能力

(一)全面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全面建成体系完善、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运行高效,以精准化、信息化、系统化为特征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卫生政策研究,科学制定全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行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统筹推进医药分开,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建立完善的科学补偿机制。建立不同层级、不同类别、不同举办主体医疗卫生机构间目标明确、权责清晰的分工协作机制,不断完善服务网络、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基层卫生机构普遍具备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能力。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合理就医秩序,健全治疗-康复-长期护理服务链。各级医疗机构“先看病,后付费”,强化乡、村和社区“网底”功能。


加快建立更加成熟完善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维护基本医疗卫生的公益性,强化医疗机构费用监管,有效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加强行业监管,建立现代公立医院管理制度,保障私立医院良性发展。强化各级政府医药卫生管理权,实施属地化和包括大学附属医疗机构在内的全行业归口管理,健全全行业综合监管体系。全方位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坚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功能定位,同时承担健康政策宣传职责。开展疾病预防,引导有序就诊。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预防保健机构、二级医院的分工协作机制,巩固“疾控机构进医院”成效,强化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促进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的紧密合作。在城镇化进程中同步规划建设改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继续开展“万名医师支农”工程,提高基层服务能力。提高县乡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急诊急救、正常分娩、高危孕产妇筛查、儿科等医疗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基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稳定村医队伍,提高村医待遇,落实村医养老政策,建立村医退出机制,加强村医后备人才培养。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和医疗康复服务能力。

持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全省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不断完善质控工作机制,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强化医疗质量监管,提升整体医疗安全水平。通过人员培训、质控督查、室间质评等质控手段,推动医疗质量控制指标落实,加大临床应用医疗技术的“事中事后”监管,切实提升医疗行业内部质量管理成效。不断扩大临床路径实施范围,推动规范化诊疗工作进程,强化临床诊疗行为动态监管。依托我省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立辖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系统,完成对辖区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反馈。

(二)强化覆盖全民的公共卫生服务。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建立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位一体”的重大疾病防控机制,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推进慢性病防、治、管整体融合发展,实现防治结合。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战略,全面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治,加强对影响我省群众健康的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针对性干预。强化慢性病筛查和早期发现,针对高发地区重点癌症开展早诊早治工作,推动癌症、脑卒中、冠心病等慢性病的机会性筛查。指导慢病患者学会“记录、观察、调整”的自我健康管理,基本实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干预全覆盖,逐步将符合条件的癌症、脑卒中等重大慢性病早诊早治适宜技术纳入诊疗常规。加强学生近视、肥胖等常见病防治。到2030年,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加强口腔卫生,12岁儿童患龋率控制在25%以内。

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控。加强突发急性传染病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实现防控关口前移。完善突发急性传染病报告制度,充分应用信息技术,疫情早发现、早报告。积极控制传染源,有效切断疫情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适时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建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保险机制,加强艾滋病、结核病的有效防控。设置突发急性传染病定点救治医院,强化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各市州组建突发急性传染病快速反应小分队,提升突发传染病现场处置、患者转运和医疗救治能力。鼠疫疫源地各县市区建立鼠疫防控队,满足鼠疫疫情的监测、处置需求。加大支持我省鼠疫疫源县区鼠疫实验室标准化建设,有动物鼠疫流行风险的疫源县市区监测工作覆盖率达到95%以上。

规范心理咨询机构、人员管理,提高心理疾病人群治疗水平,扩大覆盖率。构建心理危机干预联动协调机制,全面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提高突发事件心理危机的干预能力和水平。加强重性精神疾病筛查、救治和服务管理。到2020年,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达到75%、治疗率达到60%。到2030年,常见精神障碍防治和心理行为问题识别干预水平显著提高,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达到80%、治疗率达到65%。

加大无偿献血宣传推广力度,保障临床用血需求。实现血站核酸检测全覆盖,确保临床用血安全。健全采供血网络体系,“十三五”期间要进一步改善全省血站基础设施设备条件,提高服务能力;规范血站、单采血浆站管理,充分发挥现有单采血浆站作用,不再设置新的单釆血浆站。到2030年,形成功能完善的血液保障体系。

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继续实施完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适时调整项目经费标准,不断丰富和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使城乡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规范化管理,完善基金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益和质量。

(三)加强安全生产,保障职业健康。

强化行业自律和监督管理职责,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推进职业病危害源头治理,加大建筑业、矿产采掘业、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开展职业病危害基本情况普查,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扩大职业健康检查覆盖面,建立多部门联动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机制。

建立分级分类监管机制,对职业病危害高风险企业实施重点监管。开展重点行业领域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强化职业病报告制度,开展用人单位职业健康促进工作,预防和控制工伤事故及职业病发生。加强全省个人辐射剂量管理和放射诊疗辐射防护。

(四)预防和减少意外伤害

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有效降低交通事故伤亡率。加强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划和建设,治理道路安全隐患,加强红十字道路救护站建设与管理,为道路交通事故提供迅速快捷救护。严格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提升企业安全自律意识,落实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安全运行监管,提高车辆安全技术标准,加强机动车驾驶人和交通参与者安全知识培训,基本杜绝酒驾。到2030年,力争实现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下降到一定水平。

加强儿童和老年人伤害预防和干预,减少儿童交通伤害、溺水和老年人意外跌落,提高儿童玩具和用品安全标准。预防和减少自杀、意外中毒。建立消费品质量安全事故强制报告制度,建立产品伤害监测体系,减少消费品安全伤害。

建立健全城乡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和维护管理责任机制,到2030年,城乡公共消防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提高防灾减灾和应急能力。提高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应对能力,完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体系,提高早期预防、及时发现、快速反应和有效处置能力。建立健全应急救护培训工作长效机制,广泛开展全省应急救护培训和演练。以城乡普通群众为主要对象,以高危行业从业人员为重点,以现场心肺复苏、创伤急救基本技术、各类意外事故及家庭急救、公共安全、防灾避险等基本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开展培训,不断强化群众应急救护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切实减少各类意外伤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到2030年,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普及率达到总人口的20%,红十字救护员达到总人口的8%。加大各市州、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和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卫生应急管理机构的设置,推进市、县市区紧急医疗救援站点建设,全面提升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处置能力,提高突发事件伤员救治率,减少死亡率。   


四、继续提高中医药健康保障能力

(一)持续完善中医药发展体系。加强中医药管理体系建设,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市州成立中医药管理局,所有县级卫生计划生育管理机构设置中医药科(股);县级以上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疾控机构和监督机构设中医监管科。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每个地市级区域至少设置1个市办中医类医院,县级区域原则上设置1个县办中医类医院;所有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实现中西医并重方针,加强中医药硬件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中医类医疗机构。完善中医药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扶持政策,建立健全财政和医保对中医药的倾斜政策,在公立医院改革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强中医药教育体系建设,鼓励中医药院校开展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积极推进中西医结合教育改革,鼓励西医院校开设中医课程,中医院校要继续推行一年级跟师进临床、背案例制度。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完善中医药人才评价机制。促进民族医药工作,保护和扶持以藏医药为代表的民族医药事业发展。


五、实施大健康产业行动计划

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产业和新业态。培育一批有特色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探索推进可穿戴设备、智能健康电子产品和健康医疗移动应用服务等发展。培育健康文化产业和体育医疗康复产业。持续推进兰州和河西地区、中部地区、陇东南地区“三大体育板块”建设,打造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精品体育赛事,以“三大球”为切入点,着力发展群众参与度高,市场空间大,带动能力强的体育项目,逐步恢复足球、篮球、排球专业运动队,积极兴办特色休闲体育产业,营造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健身休闲活动。制定健康医疗旅游行业标准、规范,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健康服务产业集群,扶持中小微企业配套发展。落实农牧、教育、发改、环保等10多个部门出台的健康产业政策,积极促进健康服务业快速发展,实现健康相关领域融合发展、协调推进。

(一)打造健康品牌。

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为主要内容,在品牌引领上实现突破。以道地优势地产中药材品种的提纯复壮为重点,坚持品种繁育与野生驯化相结合,加快品种选育和种源基地建设。加强甘肃道地药材标准、种植技术规程制定及认定工作,积极推动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加强中药材种植风险管理,实施医药、医疗、营养保健等大健康领域质量品牌创建行动,促进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争创各级政府质量奖,打造甘肃名牌,国家级和省级知名中医药品牌示范区。

(二)推进卫生健康产业发展。

大力支持引导发展专业的医学检验中心、医疗影像中心、病理诊断中心和血液透析中心等,开展与医学有关的检验、影像、病理诊断等第三方服务。支持发展学会、协会及第三方医疗服务评价、健康管理、健康市场调查和咨询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发展特色医疗服务,提供食品药品检测服务。完善科技中介体系,大力发展专业化、市场化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鼓励发展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调理康复、健康教育、临终关怀、保障促进等为主体的健康管理服务。推进健康促进,提升居民自身健康水平和健康管理能力。鼓励商业保险公司积极发展健康保险,开发长期护理商业险,及与健康管理等服务相关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开发多样化健康保险服务。将康复、保健、健康管理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职业教育与健康产业相结合,鼓励相关行业协会(学会)制定家庭、养老、健康等大健康相关专业从业人员培训标准,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培养培训。各级建设一批中医保健、推拿按摩等实用技能培训基地,培训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员、病患服务员、保健刮痧师、中医灸疗师、罐疗师、砭疗师、推拿师、药膳师、家庭护理师等从业人员。

(三)积极发展体育健身休闲产业。

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培育多元主体,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健身休闲设施建设运营。推动体育场馆资源所有权、经营权分离改革,加快开放体育健身资源,创新健身休闲运动项目推广普及方式,进一步健全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打造健身休闲综合服务体。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体育健身俱乐部,丰富业余体育赛事,积极培育冰雪、山地、水上、汽摩、航空、极限、马术等具有消费引领特征的时尚休闲运动项目,打造具有我省区域特色的健身休闲示范区、健身休闲产业带。

(四)完善健康服务产业体系

以“养”、“管”、“体”、“游”为重点,着力构建健康服务产业体系。

1.健康养老产业。加快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培育有竞争力的品牌养老服务企业,研发养老服务产品,推动养老服务与家政、医疗等生活性服务业融合发展。鼓励养老健康家政消费,探索建立产业基金等发展养老服务。推动发展老年健康服务、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休闲旅游等健康养老服务。积极运用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和服务平台,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发展切合居家老年人需要的生活照料和家政服务。

2.健康养生旅游产业。以发展中医药养生经济、弘扬中医药养生文化为重点,深入研究我省在生态环境、传统民俗、特色文化、资源禀赋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建设完善产业融合发展机制,打造“食养”、“药养”、“水养”、“沙养”、“文养”、“乐养”、“住养”等为特色的养生旅游产业,努力推动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生物医药产业。加强甘肃大宗道地中药材的开发利用,提高产品附加值。支持食药监局加大药膳开发研究和推广应用,加强中医药在养殖业中的推广应用,减少激素、化学物质使用,加强药用价值蔬菜的开发利用,加大毛发移植、足疗、脐疗、医学美容、中医减肥等相应医疗保健服务,满足不同人群健康需求。

4.医疗器械生产制造。大力发展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支持发展中西医结合重离子治癌项目,加快重离子治癌装备研制,建设兰州重离子医用加速器应用示范和武威重离子治疗生物医学应用产业园,加快兰州、武威重离子治疗肿瘤基地和诊疗设备产业园建设。推进植介入材料及制品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加快药械合一产品的推广应用。加快开发适用于家庭或个人的健康检测、监测产品以及自我保健、功能康复等器械产品。支持企业围绕老年人预防保健、康复护理、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需求,积极开发安全有效的康复辅具、日常照护、文化娱乐等老年人服务器用具生产。

5.健康保健产业。加大科技投入,支持企业联合国内外科研机构,围绕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等治疗及康复,研制效优、安全、附加值高的保健产品,加强保健食品及药食同源中药材的研究开发利用,积极开发涵盖食品、化妆品等日化用品的系列产品,提高中药材综合利用能力和水平。发展健康食材产业、健康药材产业等。

6.多元办医。在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和政府投入为主的前提下,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卫生机构。引导社会资本向专科医疗、康复养老、高水平、专业化方向发展,适度发展特需医疗服务项目。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包括国有企业所办医院在内的部分公立医院改制重组。逐步实行非营利性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享受同等待遇,促进医疗服务市场有序、公平竞争,促进公立和民营医疗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到2020年,社会办医院床位数不低于总医疗床位数的20%。加强对非公立医疗机构执业行为、经营目的的监管,规范其医疗行为,引导其健康持续发展。引入第三方投资的健康医学检查、健康保险产品、建设休闲设施等,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健康服务保障能力。


六、实施健康扶贫行动

(一)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切实减轻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负担。逐年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并加大对大病保险的支持力度,通过逐步降低大病保险起付线、提高大病保险报销比例等,实施更加精准的支付政策,提高贫困人口受益水平。加大医疗救助力度,将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疾病应急救助、医疗救助等制度的衔接机制,发挥协同互补作用,形成保障合力,切实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二)对患大病和慢性病的农村贫困人口进行分类救治。建立贫困人口健康卡,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农村贫困人口家庭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等签约服务。以县为单位,依靠基层卫生计生服务网络,进一步核准农村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家庭数及患病人员情况,对需要治疗的大病和慢性病患者进行分类救治。加强农村贫困残疾人健康扶贫工作,建立医疗机构与残疾人专业康复机构有效衔接、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为农村贫困残疾人提供精准康复服务。

(三)加强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贫困地区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使每个贫困县达到“三个一”目标,即每个县至少有1所县级公立医院,每个乡镇建设1所标准化的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1个标准化卫生室。加快完善贫困地区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以重大传染病、地方病和慢性病防治为重点,加大对贫困地区疾控、妇幼保健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贫困地区远程医疗能力建设,实现县级医院与县域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互联互通。积极提升中医药(含民族医药)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中医医疗预防保健特色优势。在贫困地区优先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四)深入开展贫困地区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卫生城镇创建活动,持续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统筹治理贫困地区环境卫生问题,实施贫困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扶贫行动,有效提升贫困地区人居环境质量。加强农村饮用水和环境卫生监测、调查与评估,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推进农村垃圾污水治理,综合治理大气污染、地表水环境污染和噪声污染。加强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工作,广泛宣传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提升农村贫困人口健康意识,使其形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五)加强医疗机构对口帮扶工作。结合医疗卫生人才“组团式”援藏和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工程,实施三级医院与贫困县县级医院一对一帮扶,强化医务人员培训,推广适宜医疗技术。定期派出医疗队,为农村贫困人口提供集中诊疗服务。采取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管理指导等多种方式,提高被帮扶医院的服务能力。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重点加强特色医疗服务项目建设,有效提升解决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等疾病的医疗能力。

七、关注提高重点人群健康保障水平

(一)保障妇女儿童健康。

实施母婴安全计划,倡导优生优育,继续实施住院分娩补助,向孕产妇免费提供生育全过程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实施健康儿童计划,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加强儿科建设,加大儿童重点疾病防治力度,继续实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开展免费婚检、孕检,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实施贫困听障儿童救治等项目,构建覆盖城乡居民,涵盖孕前、孕期、新生儿各阶段的出生缺陷防治体系。强化妇女常见病筛查措施,提升筛查率和早诊早治率。大力开展托儿所幼儿园内中医治未病服务工作,对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人员、幼儿家长定期开展儿童保健知识培训。到2020年,在全省公立托幼机构中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工作。到2030年,经县级及以上教育部门审批在册的80%以上民办托幼机构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

调整扩增妇幼健康服务资源,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应对生育政策调整完善带来的服务供给压力。实施妇幼健康和计划生育服务保障工程,加强省、市、县三级妇幼保健机构建设,省、市级妇幼保健机构按三级标准规划,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按二级标准规划,提升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加大妇产科、儿科临床医师和保健医师培养力度,完善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中心和绿色通道建设,提高妇产科、儿科服务质量。以产前诊断、助产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为重点,加强妇幼健康服务的监管。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妇幼健康服务援助工作。

实施健康妇幼产业。推动妇幼健康产业市场多层次、多样化发展,多渠道、多业态提供专业化产品和服务,培育一批婴幼儿奶粉、婴幼儿用品、婴幼儿看护等方面的知名妇幼健康品牌。

(二)保障老年人口健康。

推进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安宁疗护一体化的健康和养老服务,促进慢性病全程防治管理服务同居家、社区、机构养老紧密结合。加强老年常见病、慢性病的健康指导和综合干预,推动开展老年心理健康与关怀服务。发展居家老人,尤其是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长期照护服务,全面建立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人补贴制度,建立多层次长期护理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政策,使老年人更便捷获得基本药物。

(三)保障残疾人健康。

认真组织实施《甘肃省贯彻落实<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6-2020年)实施意见》,加大符合条件的低收入残疾人医疗救助力度,将更多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康复项目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有条件的地方对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给予补贴。将残疾人康复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为城乡贫困残疾人、重度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完善医疗机构无障碍设施,改善残疾人医疗服务。进一步完善康复服务体系,加强残疾人康复和托养设施建设,建立医疗机构与残疾人专业康复机构双向转诊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优先为残疾人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等签约服务。开展全人群、全生命周期残疾预防,有效控制残疾的发生和发展。加强对致残疾病及其他致残因素的防控。继续开展防盲治盲和防聋治聋工作。

(四)保障其他特殊人群健康。

关注低收入人群健康,保障生活水平,定期进行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和健康体检。关爱流动人口健康,实行市民化待遇,提供公共卫生计生均等化服务。加强高海拔地区群众健康保障,预防和治疗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疾病。

大力推动公民自愿捐献器官和造血干细胞工作,加强中华骨髓库甘肃分库建设,提高器官及造血干细胞移植定点医院技术水平。

八、治理改善健康环境

(一)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加强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完善城乡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和长效机制,规划建设垃圾处理厂,开展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收集无害化处理,打造全域无垃圾示范区,创造整洁有序、健康宜居的环境。巩固农村已有的供水成果,在已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基础上统筹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作,进一步提高供水保障率和水质达标率。到2020年,农村集中式供水比例达到90%。加快推进农村改厕进程,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提高到85%。深入推进卫生城镇创建工作,到2020年,全国卫生城市比例达到40%,国家卫生县城(乡镇)比例提高到10%。到2030年,全省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提高到90%以上。

(二)实施健康环境工程。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环境监测检测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环境健康监测、调查、风险评估制度。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推进污染物综合防治和环境治理,实行联防联控和流域共治,落实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工业园区环境管理。

围绕节能、污染防治、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等领域,加强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研发,发展高效节能、资源循环利用、污水处理等先进技术和专业化服务,形成一批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基地,推进兰州新区等地的节能环保产业建设。聚焦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制造、公共安全产品和应急装备等新兴领域,加快产业化步伐,开发智能化、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引领、创造和拓展健康环保新需求。

(三)推进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

加强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监测与评价,保障与健康相关的公共设施用地需求,完善相关公共设施体系、布局和标准,把健康融入城乡规划、建设、治理全过程。广泛开展健康家庭、健康单位、健康学校、健康社区、健康村镇建设,提高社会参与度。到2030年,建成一批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示范市和示范村镇。

深入实施新城镇新能源新生活行动计划,通过完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改进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用能方式和健康服务,全面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完善村镇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群众文明卫生素质,实现村镇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与人的健康协调发展。

九、持续加大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力度

(一)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在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全面配备使用基本药物的基础上,全省范围内县及县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全面配备优先选择使用基本药物。探索推进老年人、特殊人群基本药物保障,增加艾滋病防治等特殊药物免费供给。强化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和预警,完善药品储备制度和应急供给机制。落实省级药品集中采购与医疗机构阳光采购有效衔接的分级分类负责制,完善县乡村一体化配送与“两票制”的衔接。建立健全以基本药物为重点的临床用药综合评价体系。执行《甘肃省药品集中采购诚信管理办法》,强化实现对药品配送的监管。到2020年,所有政府办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高值医用耗材全面实现网上采购,药品、高值医用耗材平均配送率达到95%以上。到2030年,药品高值耗材供应体系更加完善。

(二)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障。

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到2030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食源性疾病报告网络实现全覆盖。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制度。完善食品安全领域的立法,建立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切实保障食品安全。

强化食品安全监测评估。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形成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建立专业化、高效率的食品安全监测评估体系,强化食品安全宣传工作。加强食品安全监测网络建设,开展城乡特别是农村地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工作。扩大哨点医院覆盖率,提高食源性疾病报告率和流行病学调查能力,严密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风险。加快健全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加快部门协调配合,加大农业种养殖环境治理,实施严格的农业投入品监管和食品安全监管,加强从农田到餐桌、从实验室到医院的全程管理,保障食品安全。

十、鼓励和支持健康科技创新

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推动医药创新和转型升级。加强专利药、中药新药、新型制剂、医疗器械等创新能力建设。加大中医药产品研发和应用。加大常见病、多发病生物技术药物的研发,加大对重大疾病、地方病的药物研制。加大以菊芋为原料的系列产品、家用小型医疗器械、家庭实用百草箱、中医药文化产品等电商产品的研究开发。设立全省中医药养生研究院。通过对接研发与使用需求,促进企业优化产品结构,培育一批龙头产品和优势品牌。大力发展生物药、化学药新品种、优质中药、高性能医疗器械、新型辅料和制药设备,推动重大药物产业化,加快医疗器械转型升级,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学诊疗设备、医用材料的市场竞争力。健全质量标准体系,提升质量控制技术,到2030年,药品、医疗器械质量标准全面提升。注重临床新技术、新设备有序引进吸收,加强科学研究,提高健康服务水平。

十一、加强健康人力资源建设

改革医学教育制度,加快建成适应行业特点的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阶段有机衔接的医学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加强医教协同,建立完善医学人才培养供需平衡机制。完善住院医师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建立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调整优化适应健康服务产业发展的医学教育专业结构,加大养老护理员、康复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等健康人才培养培训力度。强化面向全员的医学继续教育制度。加强全科、儿科、产科、精神科、病理、护理、助产、康复、营养、职业病、心理健康等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培训。继续招收培养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继续加大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力度。

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国内或省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大力培育青年创新人才和团队。加强县级医务人员进修培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落实医疗卫生机构用人自主权,全面推行聘用制,吸引人才到基层就业。

创新医务人员使用、流动与服务提供模式,形成能进能出的灵活用人机制,积极探索医师自由执业、医师个体与医疗机构签约服务或组建医生集团。创新人才评价机制,不将论文、外语、科研等作为基层卫生人才职称评审的硬性要求,健全符合全科医生岗位特点的人才评价机制。加强药师和中医药健康服务、卫生应急、卫生信息化复合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卫生管理人员专业化、职业化。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到2030年,实现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4.3名。

十二、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卫生和健康交流合作

按照国务院关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重大战略规划,坚持“以文带医、以医带药、以药兴商、以商扶贫”的思路,深入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卫生与健康领域的合作。紧紧依托甘肃中医药资源优势,在“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合作成立岐黄中医学院和岐黄中医中心,鼓励和扶持优秀中医药机构到境外开办中医医院、连锁诊所,让“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逐渐了解、认可、接受中医药文化,弘扬中国中医药文化。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中医适宜技术讲座和中医义诊活动,支持甘肃中医药院校、科研机构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开展中医药科研合作,吸引留学生来甘肃接受中医药本科、研究生学历教育和培训,持续推进中医药养生旅游项目、中医药产品和药膳国际营销项目。

进一步拓宽对外交流合作渠道,加强与国(境)外知名医疗教学机构的合作,加强双边人才培养、技术交流和科研合作,搭建服务平台,大力实施高层次健康服务人员赴国(境)外进修培训工作,做好援助马达加斯加医疗队工作和援助摩尔多瓦和吉尔吉斯斯坦等国中医中心合作项目。

十三、不断完善健康信息化服务体系

(一)完善人口健康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按照国家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要求,全面建成统一权威、互联互通的省、市、县人口健康信息平台,规范和推动“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创新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模式,持续推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预防、治疗、康复和自主健康管理一体化的健康信息服务。全面建立远程医疗应用体系,有步骤地实施健康云服务发展智慧健康医疗便民惠民服务。实现省市县三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互通共享、规范应用,人人拥有规范化的电子健康档案和功能完备的健康卡,远程医疗覆盖省市县乡四级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现人口健康信息规范管理和使用,满足个性化服务和精准化医疗的需求。开发便捷实用的体育运动信息平台和APP手机客户端等,为健身群众提供体育场馆、专业教练、服务日程等,方便群众进行运动健身。

(二)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

加强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体系建设,推进数据开放共享、深度挖掘,建立和完善全省健康医疗数据资源目录体系,全面深化健康医疗大数据在行业治理、临床和科研、公共卫生、教育培训等领域的应用,培育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新业态。制定完善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地方性法规,推进网络可信体系应用,加强健康医疗数据安全保障和健康医疗信息化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互联网健康服务监管。

实施“互联网+”行动,推进信息应用和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中药材电子商务,重点扶持一批优势中药材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推动中药材网络交易,打造国家级中药材行业电子商务平台、线上线下协同的中药材电子交易中心、大宗中药材价格形成中心、标准化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和供应链金融服务中心。

第四章  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准确把握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增强推进健康甘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落实党委、政府维护发展全民健康的主体责任,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成立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党委、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的全民健康融合发展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党委、政府承担主体责任,部门各负其责,承担直接责任,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等群团组织和全社会充分参与,全力推进健康甘肃建设。将健康甘肃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统筹协调,审议、推进、实施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和重大工程,谋划重大问题。将维护和促进全民健康工作及主要健康指标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发展考核体系,完善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度,切实落实相关任务。

二、健全投入保障机制

各级政府要履行在保障基本健康服务需求方面的责任,完善促进健康甘肃建设的政府投入机制,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健康领域投入力度。充分调动社会组织、企业的积极性,形成多元筹资格局,完善政府保障和补充保障相结合的多元健康保障机制。鼓励金融、保险等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完善扶持措施,参与健康服务。大力发展慈善事业,鼓励社会和个人捐赠与互助。


积极探索充分发挥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优势的财政补助政策。要切实保证公共卫生机构和重大、重点传染病防治和危害日益严重的慢性病的经费投入。

三、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

完善卫生与健康法律制度和政策环境,推进健康相关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提高服务效率。继续深化药品、卫生计划生育机构等审批改革。推进健康相关部门依法行政。加强健康领域监督执法体系和能力建设,推进集公共卫生、医疗卫生及计划生育等为一体的综合监督执法。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加快构建事先、事中和事后监管体系,全面推开“双随机、一公开”机制建设。加强行业自律和诚信建设,鼓励行业协会商会发展,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监管中的作用,促进公平竞争。强化个人对医疗机构费用的监督、质疑与维权申诉,有效缓解医患纠纷。

积极开展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立法研究,深入开展“健康甘肃”、区域卫生和人口协同发展等重大课题的研究,为加快全省卫生和健康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法律保障。

四、加强信息支撑

以信息化引领各项健康事业、产业发展。充分利用“云、大、物、移”技术变革,挖掘和利用有利于健康保障的重大战略机遇,以信息化建设为保障和重要支撑、促进医改深入实施,以信息技术进步保障医改目标实现,促进精准医疗和医疗科技进步,保障群众健康。以医疗大数据分析应用推动与健康有关的领域变革发展,引导生产制造、健康服务、食品药品安全、物流供应保障等更加精准、更富成效。强化互联网健康服务监管。

五、强化宣传倡导

要充分发挥宣传引导作用,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维护促进人民健康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方针政策,宣传推进健康中国、健康甘肃建设的重要意义、总体战略、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倡导和谐绿色发展的理念,提高群众的普遍认知度,自觉主动健康生活。积极、客观、公正地宣传报导健康甘肃建设的新亮点、新成效,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健康甘肃建设。加强正面宣传、舆论监督、科学引导和典型报道,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健康甘肃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六、实施监测评估

建立公共政策健康风险管理监测指标体系,成立健康咨询专家委员会。制定实施五年规划等政策文件,对本规划纲要各项政策和措施进行细化完善,明确各个阶段所要实施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和重大政策。建立常态化、经常化的督查考核机制,在省政府主导下,开展允许第三方参与的、健全完善的过程监督和阶段性进展评估,适时对目标任务进行必要调整。强化激励和问责,确保规划有效实施。